Benchmark Influence Articles

龙甫冠 Foo Kuan Liang

龙甫冠接受专访时笑说,他是海南人。众所周知,新马海南人擅长烹饪和经营餐饮。“也许是这样,我的父母亲数十年来都是从事饮食业,他们尝试过开茶室、餐馆、海鲜餐厅,虽然不是很成功,却是我自小的生活部分。” 然而,也因为长期看到做传统餐饮业的辛苦,年少时的龙甫冠并不想从事这行!不过后来因种种因素,命运还是将他把餐饮事业拉在一起。 长兄为父 与餐饮生意难分割 “12岁我就被父母送去新加坡念书,到了80年代末,因为世界经济不好,也影响了我的家。我必须回到吉隆坡帮忙父母经营他们的餐厅,同时在学院插班上学。可惜,不久父亲去世了,我身为长子,更加要扛起家里的责任,在看顾餐厅和上课之间忙碌,断断续续才完成了商科文凭。” 完成学业后,他把家里的棒子交给弟弟,自己则正式出外就业,在一家媒体企业任职了数年,表现很好,从普通职员升到经理级。直到2000年左右,龙先生的弟弟表示要出国,请他回家接手,他才认真想这件事。那时候,龙家已转为经营到会服务,虽然规模小,却做得不错。 一番考虑后,他原本打算将家里的到会服务生意结束掉,继续往外闯荡。然而,回家一看,发现生意往来的电话还是继续在响!吉隆坡正蓬勃发展,很多企业全年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,很需要到会服务,龙家因此承接不少企业宴会。 打消结业念头 与员工携手拼劲 “如果就此结业,也蛮可惜的。”于是,龙甫冠决定接手做下去。“那时公司员工都不到十人,做的是一般的到会菜式,约70%都是家庭宴会。起初,我看公司很多事务都不以为然,因为自己根本没有想要接管。” 不过,为了维持公司和员工生计,他提醒自己要持续进步。“我上了不少自我提升课程和商务课程,不知不觉间思维就改变了,看事情的眼光也不再一样。”在2010年,他正式成立Big Onion餐饮到会有限公司,象征着从家庭企业转为现代餐饮企业。 他说,当人改变思想方式,就会抓住看到的机会,敢于求变。他看到这个城市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机会,希望可以借此获得更多企业客户,并且着手为变革做好准备。“我们要逐步转变,成为能够服务本地大部分企业的高端餐饮服务公司。首先做的,是进行申请清真认证,这是公司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。” 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条例和申请条件出名严格。龙甫冠带领员工努力调整公司的方方面面,结果成功得到清真认证。2016年,他决定让公司更上一层楼,再挑战ISO认证,成为当时全马唯一获得最新ISO标准认证的外烩中小企业,客源也因此大大开拓。 他曾经在不同国家生活和工作,也经常参考外国的餐饮模式,逐步把新的见识注入了公司运营里。“我们的布置和摆盘都做到精致美观,整体呈献是色香味俱全,也擅长把传统的食物变得好看,例如椰浆饭,厨师把它放在汤匙里呈献,实现精致化,达到现代人喜欢的‘视吃’效果,也有酒店的卫生、服务和观感标准。” 档次提升以后,其公司也就能去承接更多、更大型的餐宴,包括高端的大企业宴会,并一次又一次获得突破。 生意寓意 提供他人生活的意义 他回想,“有一场活动很难忘。那是在一个会展中心的宴会,有3千人出席。由于流程紧凑,主办单位要求我们在一个半小时内就要布置好3千人的桌位并呈献好所有食物!开始时,我们认为做不到,但是想了想,既然都已经接单了,无论如何一定办得到。” 于是他们和主办单位事前紧密沟通清楚,并确保当日有充足和有效率的人手,一秒都不能耽误。结果他们顺利完成了该次的项目! “经过那次,我们更有信心了。接着还有一场宴会是多达5千人出席的,我们也敢接和敢做了。客户的高要求,我当作是考验。一旦做到了,就是晋级更高水平!”他笑说。Big Onion的信誉和素质以口碑相传,如今其绝大部分的客户都是企业,当中不乏跨国大集团。他还承接过不少高官和皇族的私人宴会。 “不管宴会大小型,客户是谁,接下了,我们就会尽量做到客户的要求。例如皇族的宴会,在规划时就要积极和皇宫的人员沟通好整个流程,包括上菜的礼仪和座位排设,都要遵循皇家规矩。举办高官和皇族的宴会前,甚至会有卫生部的官员先来测试食物状况,我们必须时刻严谨应对。” 他说,“我们希望每一场宴会都给全体来宾有满意的体验,不管是食物水准还是服务素质,都尽量做得完善。除了做好准备工作,也要临场随机应变,才能凭着一场又一场成功的宴会累积口碑和信誉。” 他说,公司会尽力照顾好所有客户,不会顾此失彼,每个客户都是VVIP。如今,Big Onion规模已经扩大至约40人的团队,有自家中央厨房,并有3位分别负责热食、西点和鸡尾酒会小吃的主厨打点,而且逐步实行现代化操作。 “我也希望能实现数码化,跟上时代脚步。我们从接到订单开始,到采购、监管和处理,都有规章和流程,并且加入云端的运作,更加方便和稳定。”他们也善用先进技术,在一些食材和酱料准备的工作上,采用自动化的机器,提升效率和卫生素质。 Big Onion几乎全年每天承接各式大大小小的宴会服务,已可以被称为本地到会服务的佼佼者之一。 龙先生感慨,“饮食业是很劳累的行业,我们连新年也要工作,只除了开斋节休息几天,因为员工大部分是马来人。大节日,就是餐饮业者生意最好的时候。”“不过,因为有适当的福利,员工也乐得在节日里工作。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很不错的。” 善用人力专注领航责任 龙甫冠说,经营企业没有停止的一天,同样地,企业家也不要停止学习。尤其是Big Onion这样从传统转型为高端到会餐饮的公司,更要持续进步。 因此,龙先生很重视培训和提升员工,“员工会定期接受培训。我会不惜重金聘用有名的培训老师为员工上课。人力资源是经营企业的重点,员工有所提升,业者才有骨干人员支持。所谓,‘几个脑好过一个脑’,团队的力量大。” 他说,以前不懂得善用人力资源,自己看顾餐馆时,收银员是他,侍应也是他,常搞得很劳累。“相信这也是很多传统业者面对的问题。其实,当公司模式逐渐扩大,其架构和内部就要随着调整。业者要懂得规划和分配,才不会越做越累。” 他以航船来比喻企业。“以前我们是舢板,抓的是小鱼,船身轻盈,员工和老板身兼多职;当扩充成大船,就是要去大海抓大鱼了,这时船身要坚固牢靠才行,意思是员工要训练有素,内容要创新,全部资源准备好,由企业家掌舵,各就各位,才能顶住大小风浪。” “我们要抓着机会,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求进,才能让公司持续成长,有更大的盈利空间,这样,员工才能有好的加薪幅度!”龙先生认为,公司还是有很多成长空间,开发更好的系统,有更好的生产技术,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计划上市,把效益扩大,带给员工和公司更好的未来。 他笑说,“‘生意’这个词很有意思。企业家能为人(包括员工、社会和家庭)提供‘生活’,这才是经营企业的‘意义’。”这也就是经商所贡献的社会经济效益。

龙甫冠 Foo Kuan Liang Read More »

李德忠 Terry Lee

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,有机食品已经从小众走向大众,不少推崇绿色健康生活的人更把有机当成事业来做,一心想做出最健康的产品以利世人。 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纵观马来西亚寥寥可数的有机食品品牌,就能说明绝大部分“有机人” 都是在亏损中咬牙坚守,23年屹立不倒的BMS Organics是少见的例外。 BMS Organics是一门家族生意,李氏老大——李剑明医生因有感虽身为医生,但无法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,从而决定放弃从医的梦想,回流大马推广有机饮食文化。 他在调整全家人的饮食习惯,并在一年内看到显著效果后,毅然决定连同三位弟弟,包括如今的掌舵人李德忠(Terry Lee),一起创立第一家有机产品零售店,并于短短5年内在雪隆一带开设6家分店,至今全马分行已扩张至51家,另外还有3家连锁店设在中国上海。 熏陶大众守护身心健康 李氏老么Terry 22岁从墨尔本学成归来便接手了BMS Organics的批发部门,第二年接手零售部,第三年在哥哥们的认可和支持下,正式全面接管公司运营。回看Terry的背景,修读IT科系的他既跟营养学沾不上边,跟商业也是八竿子打不着,为什么会有兴趣接管公司生意?他随即笑说,其实在同学眼里,他跟IT才没有关系呢! “大学的时候我的宿舍就装满了满橱的商业书籍,中学时期也曾被遴选参与摩多罗拉(Motorola)的青年企业家培训活动,初步系统地接触了商业的运作与管理知识,其实我对做企业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。” BMS Organics的使命是希望通过教育和服务,保护地球和下一代的健康,所以打从第一间门市开业时,四兄弟和姐姐就在零售的同时为顾客提供详细的健康咨询,教育他们如何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,并给予心灵上的支持,以协助他们重获健康。也是因为这份用心,BMSOrganics迅速建立起了口碑和积攒庞大的客户来源,Terry接手生意并系统化公司的机制后,分店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林立,业务蒸蒸日上! 对于自己今日的成就,Terry只是轻描淡写一句:“你用心待人,别人总是能感受的到。” 不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,他不断提到自己非常感谢三位哥哥的信任,给了他这样一个平台去大展拳脚。不说你不知道,BMS Organics 菜单上的食物,有一部分是自修营养学的Terry亲自参与研发和遴选食材。 在他们的生意逐渐走上轨道后,曾经有财雄势大的大企业故意在他们店附近开设类似专门店打对台,公司业务也一度受到影响,但很快的,打价格战的对方撑不下去了,而秉持着为顾客提供最优质产品和服务的BMS Organics,则顺利渡过难关。如今,BMS Organics 不仅做零售、批发和餐馆,公司在森美兰文丁也设有一个5英亩的有机农场,亲自栽种有机蔬果,并与8家严选的有机农场合作,只为了能让顾客享用到最健康的美味佳肴。 “坦白说,在马来西亚经营环保或有机事业一点都不简单,最主要的就是原料价格会比一般材料来得高,我们也曾经在盈利和理念之间挣扎,不过后来我们也渐渐学会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,毕竟只有两者兼顾,公司才能走得更远。” 食客变伙伴 助开拓中国市场 深耕有机素食行业多年,Terry依旧满腔热血,从未想过停歇。就在2017年,BMS Organics的一位忠实粉丝因认同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方式,特意找人与Terry共商进军中国的宏图大略,而这盏“明灯” 就是 —— 完美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拿督胡瑞连。 Terry直言,除了三位哥哥,拿督胡瑞连也是他的贵人之一,因为中国不管是经商环境还是人员管理都跟马来西亚很不一样,若单凭一己之力就想进军中国市场,恐怕会铩羽而归。他非常感谢拿督胡瑞连无私地与他分享中国从商的经历和规则,让他少走很多弯路,并成功在3年内于上海开设3家分店。 “中国常年面对食品安全问题,而我们BMS Organics非常注重食品和服务品质,所以我相信中国消费者会接受我们的品牌。” 他坚定说道。 贤内助无私奉献 家庭事业两不误 俗语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,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,Terry也不例外。他和太太育有两个女儿,之所以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向前冲,全因太太愿意做他的后盾并一起奋斗。 “太太在公司主要负责培训和采购部,为公司的员工素质和食材品质做最严密的把关。我们两夫妻平时工作都挺忙的,但无论如何周末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,促进亲子关系。” Terry认为,我们的地球已经受到极大的破坏,以致天灾连连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再多的钱也给不了孩子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。所以他努力推广有机生活、环保行业,而为了让更多人加入行列,BMSOrganics在三年前正式开放加盟,今年更首次展开众筹,让投资者能够以小金额成为有机店的股东,支持环保事业。 推广有机事业一呼百应 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我们想让产品惠及更多人,我们就必须开拓更多的资源来加速产品的研发、开设更多店面和做更多的营销,所以公司决定展开众筹,让更多志同道合和想为环保出一份力的朋友,成为我们的一份子。”BMS Organics 于去年3月24日首次通过股权众筹平台MyStartr展开众筹,尽管遇上行动管制令,市场经济也不景气,但公司依然在短短3天之内成功筹集约152万5000令吉,投资者达288人。Terry透露,公司的计划是以10间分行发动众筹,未来公司上市后,通过股权众筹的投资者,可选择将当初的众筹股权转换为普通股。

李德忠 Terry Lee Read More »

陈伟峰 Max Tan

南马活动战狮Max Tan陈伟峰一手打造的活动策划团队Passion Sound& Event Sdn Bhd,新山起家的公司,主要以南马新山为据点,分行位于吉隆坡。Max为了提供顾客一站式完整策划服务,他把公司分为4大主要板块:(1)活动策划管理(2)网络媒体营销(3)摄影及录影服务(4)音响及舞台灯光 作为南马最大活动策划公司之一,他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全马第一的活动策划公司,甚至冲出海外至东南亚及整个亚洲。 陈伟峰忆述当年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,最初创业时难免会遇到资金不足、周转问题、自己送货搬货,加班到黎明,甚至为生意应酬喝到不省人事等,由于他对活动策划事业的热诚,因此秉持着要把它做好的态度,更以此为动力目标,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团队! 青年企业家陈伟峰也曾是打工族,一路上摸索着自己的未来,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不同行业的销售员、从事过直销、担任过专业音响及舞台灯光的销售经理,后来和朋友合资做室内设计生意及开火锅店,但因为经验不足,而结束营业。不过,他把每一次失败的经验,当作一个成功过程,也正是因为这样积极的心态,他很快的全心投入在活动策划的领域! 南马最大活动策划公司之一 他指出,刚开始踏入活动策划领域时,仅在朋友办公室裡的一间小房租借充当办公处,历经5年的努力,从一个人到一个30人的团队,从一间100方尺的小房到一整栋现代化办公楼,这些都要感谢团队对他的支持,及顾客给予的机会。 他感恩说,幸运之神一直以来都眷顾着他,让他的坚持与努力有所收获,如一开始全勤投入活动策划行业时,首个月就迎来信任他的顾客,承办一场本地房产发展商的活动,因为公司的诚信度,接着在第5个月接到一场世界500强中国房产发展商的大型活动,从此在活动策划业内打响知名度。 “这5年来,我们公司所承办的活动超过1000场,包括世界500强碧桂园集团、森林城市、绿地集团、富力集团、雅居乐集团、中睿品正和三佳集团等等,我们可以算得上是全马承办最多中国房产发展商的活动公司之一。” 另外,他也为全马几十个大大小小本地发展商承办活动,至今很感谢他们的信任,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把每一场活动办到最好!2020年更在疫情期间主办了一场超过1千人的Move Forward Virtual Run!同时,也成为马来西亚第一间举办线上展销会OnlineExpo的活动公司。 公司核心价值观 陈伟峰对于公司及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: ( 一)热诚 、 ( 二)态度 、 ( 三)团队、 ( 四)诚信、 ( 五)责任 、(六)珍惜。 他说,“我把公司取名为PASSION”,就是‘热诚’这两个字,因为拥有热诚,是一种自然很有动力,很想去做,并且享受在你要做的事情上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我们想做的事情保持热诚,并且把它做好!” 态度决定高度,陈伟峰非常注重态度,一个人的工作及做人的态度,是他一直秉持的标杆! 团队精神也是陈伟峰着重的成功之道,他对外对内都不说“我”,而是“我们”!团队合作的精神与执行力,是陈伟峰充满信心开创企业道路的重要理念之一,他认为这个模式主要是强化团队的信任,以达至整个团队共识共事的模式。 格局够大 方能走远 这个理念其实来自于陈伟峰在中学时期,宽中篮球队的时候,队友们讲究的是信任和默契,球场中挥洒的汗水,也是一种付出及表现的成果,队员们都想赢得冠军,就是一种团队的共识,也领略团队之间的合作默契及精神的重要性。 他说道,一个团队达到全体共识,能使工作的效率提高之外,甚至能更有效的完成目标绩效,因此在工作上团队核心的理念最为重要。公司的“3P”工作核心价值为前进目标,即Professional( 专业)、Precise(( 精准)及Perfect(完美),以此为指标成为精英团队,为顾客呈现最好的活动。 陈伟峰谈及,一个公司的生存之道在于决策人的经营与处事模式,尤其做人、做事,赢在格局,输在计较。人,格局要够大,才能走得更远,从中也可以把更多有能力者吸纳到自身的团队;格局不够大,很难将身边有志之士的才能放在对的位子尽情发挥。 目前,Max在他最新一栋公司总行增设活动策划展示区,设立公司内部摄影及录影团队之馀,还提升音响器材装备,同时也增设音响灯光示范空间,为顾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。 家人是最实在的后盾 对于他的理念与做法,他鼓励所有人应以积极态度面对一切,并感性说道,自己与太太一共携手走过23个年头,感谢太太在他低潮期时一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及陪伴,细心把家庭照顾妥当,让他在外冲刺时不会有后顾之忧。同时,他也感谢年迈父母一直以来给予的动力,且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给他太大的压力。 最后,陈伟峰分享这一路创业的心路历程,在访问中娓娓道尽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,曾经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至现在的成就,他认为这些年的经验累积,让他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胆魄继续勇闯企业的道路,执行及接受未来更大的挑战,因此更以东南亚及亚洲市场为长远目标。

陈伟峰 Max Tan Read More »

拿督趙士元 Dato William Tiu

能源永祥国油有限公司(Syarikat Sri Minyak Tenaga Sdn Bhd)创立于1985年,是砂拉越的润滑油分销商老字号,多次获得蚬壳的润滑油全国最佳代理商奖,在婆罗洲的石油领域挣得一席位。创办和建设这家企业的核心灵魂人物拿督趙士元(Dato William Tiu Sii Chuon)的创业历程,就是一部精彩励志的故事。 接受采访时,拿督趙士元建议年轻的创业者,在考虑事业方向时,其实无需盲目跟随潮流。反而可以看看身边所能善用的天然资源,从中发挥经商概念与能力。 “我们国家人口还不够多,土地相对较广,有很多资源可以开发,例如农业和渔业。年轻企业家何不尝试以现代化技术发展天然领域,以此创造更好的价值。” 拿督趙士元本身就是过来人。他来自英基罗一个小农村,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9。当时一般务农人家的家境都不好,即使趙士元学业成绩标青,念至小学毕业后,也不得已必须辍学,随父亲去种菜为生。 拼学历更上一层楼 直到18岁,趙士元离开家乡,到美里当船员,尝试打工赚钱。“我负责添油及机械管理,每月薪水是300令吉。”40多年后的今天,他依然记得第一份工作的薪金。 虽然收入不多,生活质朴的他省吃俭用,4年内存了一笔钱。接着他回乡,买了一辆罗厘,从事载泥填土的项目。由于填土的工作受天气影响,收入不稳,一年后他卖了罗厘,换成一艘渔船,跟随哥哥出海捕鱼。然而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渔夫,结果又重回美里当船员。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年轻时的趙士元是个勇于追求更好的生活的人,他屡次的改变让他找到了定位。在船务公司里,他明白到学历的重要,于是他不怕辛苦地半工读,考取机械管理证书。“那时候的船员,有证书肯定较受重用。证书课程有4级,我在4年内考到,还拿到一等成绩。” 有了一纸证书傍身,20多岁的趙士元在美里罗东Shell Marketing Company Of Borneo Limited船上升级为机械主管兼行政人员,月薪也顿时升了6倍之多。有上进心和远见的趙士元,并没有因为职位提升而继续打工。他意识到人们对燃油的需求越来越大,看到这个行业的潜能,决定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。 1985年,他和妹夫创办了永祥油站公司。他动用工作存下的积蓄,买了一艘驳油船和一艘小油船。那个年代,州内的陆路交通还未完善,当地的人往来常要依靠船只。趙士元就在诗巫对岸的哥乐多,为快艇、渔船及货船服务,供应柴油及润滑油。 “我们的‘油站’就在河床,为船家添油。”当年的河床油站竞争者也不少,不过趙士元凭着之前的工作经验,以及机械管理的专业,成功提升了‘产品’素质,争取到客户的信服。 趙士元的方法是这样的,“刚开业时,当然没人认识我。那时水路发达,船家们需要提高船的行动效率,才能承接更多乘客或货物。好在我对燃油的性能和机械操作很熟悉。我花了些成本,安装了一台柴油过滤器,把买来的油过滤了,就可以确保油的品质好、纯净度高。这样一来,不但帮船家快速、准时往来,还能节省油耗量!” 凭信誉入货限额大增 趙士元创造的方法,为他的业务带来了很大优势,业绩也理所当然提升。不但如此,他还为船家客户提供“增值服务”。那时候他已经成婚,和太太拿汀萧金玉齐心合力打理业务。 他说,“每天凌晨4点,太太就准备好糕点、咖啡等,拿去我们的驳油船,让那些来打油的客户享用早餐。”也因为这样,他们和客户建立了友好关系,口碑相传,客源逐渐增多。 可是由于资金有限,他没办法一次过买太多油,必须每天拿着当日的收入,到蚬壳石油公司买了油,再回去做生意。“我的流动资金只有1万令吉左右,来来回回多次后,蚬壳的经理知道了我的苦衷,竟然愿意给我接近39万令吉的信用额度,让我不用天天奔波。” 相信蚬壳公司是看到了趙士元的信用和热忱,认定这位青年会有很好的前途,因此给予他鼓励!自此,趙士元更加努力打拼。90年代他正式在泗里街设立第一家分行,朝企业化方向前进。 “做生意不能单单只做一项,当公司成长到一定的程度,就要着手转变,多元发展,提升营收源流和机会。我们就是从添油业,逐渐扩展至油棕、建筑、运输等有关联的行业。” 企业营运忌固步自封 千禧年起,趙士元的3名儿女,趙晓华、趙小雁及趙小晶长大并学业有成,陆续加入他的公司,一家人齐心齐力发展事业,并将油站从水路转到岸上,运营陆路加油站。 “随着陆路交通开始繁荣发达,我们的油站也从水路转到陆路。这是公司重要的转型时刻,并且实行电脑化和行政系统化,有不同部门分工,员工各司其职,公司运营顺利进行。” 其公司也开始投资地皮、联合建筑商建商店、通过陆路提供石油运输服务,甚至进军农业及纤维加工业。以加油业务起家的趙士元,对于油站依然有着很大的愿景。“砂拉越地大,汽车和重型车依然是主要交通工具。所以我希望可以持续到更多地区建加油站,尤其是偏远地区,让每个乡区的人都能以实惠的价格买到汽油,无需长途跋涉到城市添油。” 说到经商建议,拿督趙士元认为,必须要聆听客户需求,诚信踏实做事,适时寻求转变。“我们应该提供客户需要的东西,并从中调整,做到更好。不能只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案,固步自封。”他说,例如客户的投诉、客户的账期难题,如果业者听懂了,并去解决了,对公司的收入绝对有益处。 “企业家们的眼光要放长远,短短几年并不能累积这些经验。在业界待久了才能培养出能力,例如看出市场的需求。”他笑说,长辈也要追上时代的脚步,放手让新一代去发展,尤其是关于科技方面的事务。“例如互联网和智能技术,如果还是由我自己去摸索,就很难了。现在,我的孩子逐步接手打理公司日常运营。” 趙士元认为,若要规模化发展一家企业,团队的力量很重要。“尤其是如果公司要转型,培养一班好的团队,则可以顺利进行。”事实上,公司里有不少员工从80年代为他服务至今,是他很珍惜的得力团队。 至于面对困难的心得,他感叹,“几十年来,里里外外的大风浪,都经历过,这是避免不了的。不过,每次遇到困难时,我的心态和想法是,正面应对,不要专注于困难的一面。就如现在市面经济不好,油价跌的时候,就是考验我们现金流的时候。幸好我们这些年追求业务多元化,以便维持适当的现金流度过时艰。” 行善助人为企业使命 他认为“诚信”对经商者很重要。即便商业世界讲求白纸黑字,但是若企业家和客户、供应商、伙伴建立长期诚信,很多时候这可以帮助企业家在关键时刻解决困难,例如获得宽限期和便利支援。 令他感到幸福的是,“幸好我有一位好太太,每当遇到问题时,她都会安慰我,‘要有耐心,等待行情坏的时候过去。’”太太和家人就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持。 他说其实创业路上有很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,“我想感谢的人太多了。其中一位就是我的妻子的外公杨国祥,当年是他为我引见伐木业及造船业巨头,让我找到有力的支援,把业务做得更顺利。我也感恩自己有三个子女,没有他们,我的公司无人接手。” “有好的接班人,企业才能永续经营,照顾员工的收入,持续贡献社会,这才是一家健康的企业。所以我常鼓励年轻人要成家立业,传宗接代,为社会添加未来栋梁。”他笑道。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,则会想到去帮助别人。同样地,趙士元的公司有所成就,自然常付出做慈善,“帮助社会里有需要的人,是公司的责任和使命之一。” 一家企业所创造的力量,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。趙士元的企业,是经过数十年的坚持和努力,应对各种挑战,致力扩展和成长,才有能力为其他社群付出,为国家和社会制造正面良好循环。

拿督趙士元 Dato William Tiu 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