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华胜 Alexander Lim

林华胜

彭敬洧

温俊勇

简历

在环境舒适自在的AnMourCafe,打开餐牌,会惊喜看到超过80种食物任选,有各种鸡肉、猪肉和牛肉汉堡;牛排和鸡排;意大利面;西班牙烤饭以及小吃和甜点。除了丰富的西餐,还有一些本地风味餐,价格公道,难怪客源不断。

这家餐厅由Alexander Lim林华胜、Jerick Phang彭敬洧、Caden Oon温俊勇一起主持。2011年,他们在新山开设第一家AnMour Cafe时,只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,如今已经是12家餐厅的主人,而且冲出了柔佛,刚在雪兰莪八打灵开了新分店。

餐厅名字AnMour,听起来像优雅的法文,事实却不是如此。林华胜代表两位伙伴接受采访时笑说:“实际上,这是福建话‘红毛(外国人)’的谐音。”有创意的店名,很明显代表着西式的饮食。

食品批发公司取经

说起创业经过,林华胜说,他是受到父亲的影响,“爸爸也是生意人,并愿意资助每个孩子一个创业机会。我想来想去,决定做餐饮业。”

其时才20岁的林华胜,对事业没有什么头绪,只是有兴趣于饮食。为了熟悉这个行业,他先到一家食品批发公司工作了一阵子,学会种种食材和食品供应知识。

当时他还不认识另外两位伙伴。彭敬洧和温俊勇原是在新加坡酒店担任西餐厨师,擅长西式餐饮,也一直有自立门户的打算。

他们经由朋友介绍相识后,发现彼此都有共同的追求,一拍即合。林华胜说,2010年左右,西餐在新山还不很大众化。市面上的西餐厅,都是较高档的,或者是民歌餐厅的西点,对当地人来说不便宜。

“我们讨论后,觉得应该使西餐平民化,让大家都有机会尝试。不一定是大节日或庆祝时才吃西餐,而是能成为人们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选择。”

20 万令吉起家朝30 间分店奋进

就这样,3个怀有饮食业理想的年轻人,有了交集点,决定一起开餐厅。他们以林华胜父亲资助的约20万令吉,简单地设立了第一间AnMour Cafe。

彭敬洧和温俊勇在厨房掌勺,发挥厨艺;而林华胜在楼面服务,展现营运能力。林华胜笑说,“也许还很年轻,一开始我们都是抱着尝试的心态。会成功当然好,不成功就当作是经验,想法很单纯。也没有向谁取
经,完全是边做边学,从摸索中进步。”

第一间店开张后,林华胜说,因没人认识,也没有做宣传,起初一天只有几百令吉生意额。但是他不气馁,有食客时,会悄悄观察客户吃饭的表情。

“会注意客户的反应,看他们吃得满不满意,客户满足我们也开心。如果他们有意见,就细心去聆听,从中改进。”

林华胜说,这是他第一次做服务业,到底要如何面对客户,花了好大一番功夫去调适心理和做法,“重要的是,了解客户喜好,虚心改善,从中也磨练了我的心智。”

新鲜食材管控成本

为了价格平民化,他们不依靠进口原料,而是尽量采用本地的新鲜食材制作,自家调制各式酱料,以此管控成本,售价就可以很经济。

餐厅大部分主食的价格都是十多令吉一份,以薄利多销方式经营,价钱公道,食物好吃,渐渐吸引越来越多街坊前来光顾。

过了一年半左右,见客户反应不错,人手也充足,他们就开了第二间AnMour Cafe。林华胜说,“第二间反应更好,开张后天天爆满,持续很久一段时间,最高记录是等位的食客排队到隔壁几家店外。”

业务开了挂,让他们有更好的资金周转,不到一年,又开第三间。其实当中并非一帆风顺,林华胜说,“做餐饮业后,发现有很多事务要兼顾。除了管控食物素质和食材供应,还要管理人事,并且要接纳客户意见,做出各种决策。“

支撑他们做下去的,是对餐饮的兴趣,促使他们一一完成任务,解决每日的种种大小问题。

此外还有一个主因,那就是三位合伙人的默契和良好关系。林华胜说,“幸运的是,我们之间一直合作得很融洽。难得大家目标一致,互相支持彼此。”

他笑说,至今他们三人没有试过出现大分歧,10年来吵架不超过3次,“我们没有往外求助,凡事有问题,都是内部讨论,一起商量和改进。平时,各自在外吃到好吃的东西后,回来会一起研究,看能不能添入新餐单里。”

林华胜坦言,开餐厅的失败几率其实很高,不少餐馆开开关关,很多时候是因为合伙人出现问题。但是,他们3人却可以一直走下去。加上客户的正面反馈,更是一大动力。

随着分行越开越多,团队规模也日益壮大。林华胜说,公司如今分工更仔细。他负责营销和业务拓展,另两位负责厨房运作、食品素质管理和人员培训。内部也有人事部、培训部、货源管理、会计部等,各个部门各司其职。公司班底定时开会,集思广益,不断改进。

“我们甚少往外求才,分店的经理都是从小小的侍应生做起,经过自家培训,一步步晋升,和公司一起成长。虽然还不能说是企业化,但是已有一定规模,还要再努力,把制度做更好。”

自我优化走得更远

为了管理越来越大的团队,林华胜也会去上一些商业课程,优化自己,增进知识,以便做出更好的制度,让公司走得长远。

不管规模多大,他们还是喜欢坚守岗位,“我们3位仍倾向于亲力亲为。至今,两位伙伴还经常在厨房打理大小事务,确保食物素质和运作有序。”

也由于这个特色,AnMour Cafe有别于其他连锁店,坚持不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开新店。每一间分行,都是他们亲手打造。

林华胜解释,“如果以加盟方式拓展,未必每个加盟商都有共同的理念。因为很多时候,我们并非完全以利益和赚钱为出发点。”

他坦言,餐厅里某些特别或新颖的菜式其实赚幅很小,他们旨在让客户尝试美味西餐,成本较高也在所不惜。而且,有的分店是开在比较缺乏客源的地方,盈利不太好,他们不介意守业,让西餐在各地普及化。如果用加盟方式进行,加盟商也许会不认同,因为看不到及时的盈利。

疫情亏了百万令吉

来到2020年,正当AnMour Cafe业务蒸蒸日上之际,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行动管制令,导致营业额骤然大减过半,总共亏了整百万令吉。他们是如何坚持下去的?

林华胜说,“那是一段最难忘的经历。一般上,做生意时赚时亏是很正常的,但是在2020年到2021年间不能堂食,而西餐注重堂食体验,很少人会叫外卖。那段时间,所有分店基本上都在亏钱。”

虽然政府陆续提供一些援助配套,包括津贴和低利息贷款,有助人们稍微度过难关,但始终治标不治本,他们必须想办法增加收入。

“当时公司已有一个简单的中央厨房,于是我们把食物做成冷冻包出售,在网上销售,并在商场找到一个档口摆摊,反应不错。”

在艰难时刻,不少餐厅业者选择结业或转行。然而,林华胜和两位伙伴却没有这个念头。对他们来说,AnMour Cafe就像是辛苦养育了10年,逐渐长大的孩子,不能贸然放弃,再难也要积极应付。

他们因此没有停歇,就在很多餐厅纷纷关闭的时候,AnMour Cafe反而在疫情期间增辟了两间分行!

林华胜笑说,“我们注意到,在峇株巴辖和麻坡,疫情相对没有太严重,而且有不错的地点,当地人也对大众化的西餐厅有需求。”他补充,在那种时候开分店,除了不想顺服于现状,也为了提升员工士气。

就在市面短暂开放时,他们把握机会开业,果然生意非常好。当堂食完全恢复,AnMour Cafe得以很快收拾颓势,顺势而飞,把核心业务回到餐厅运营上。

“因为珍惜餐厅事业,使到我们没有改变初衷,熬过了那段日子。”

荣获2022年商海领航奖-新航新锐企业大奖。

30间分店 谢绝加盟

至2022年底,AnMour Cafe三子的计划都已一一落实。其中最首要的中央厨房已经竣工及开始运作,以应付接下来20至30间分店的目标。

除了在柔佛的十多家分店,位于隆市蕉赖的第13家分店也已开张,他们放眼在巴生谷地区开设6至10间,这是疫情期间就想好的蓝图。

“小目标是期望可以扩张到全马各地,包括东马。更大的目标是,扩展到新加坡开分店。”

后疫情时代,百物腾涨,但是他们没忘记平民化西餐厅的宗旨,尽量维持价格相宜,“我们可以做到的是,物有所值,让食客体验超值的外食,加上不断优化素质和提升店面装修,才不辜负客户的期望。”

林华胜有感而发,如果不是满腔热诚,在疫情严重期间,他们或许就会如其他业者般选择止损结业了,庆幸非但没有这样做,反而为餐厅的前途做出更多规划。

“经营多年,过程不容易,整个团队已培养了起来,餐厅事业已成型。不能因为一点挫折,就抹去过去的努力。”

对餐饮业十足热忱,促使他们绞尽脑汁,想办法解决问题,因此得以坚持至今。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金钱,更多的是人生的宝贵淬炼。

无形中,他们也为餐饮产业贡献了成就–“人人都能吃得起西餐”的概念,由他们成功引领。